2019年3月28日,海峽兩岸“鋼琴合作藝術”研討會到今天已為止已經進行到最后一天。今天最為期待的講座是《黃河鋼琴協奏曲》作曲人之一的儲望華的講座,他今天以“鋼琴與樂隊合作”為主題做了專題講座。
儲教授在講座過程中提到,鋼琴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如何把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是我們在進行鋼琴合作時需要注意的。儲教授還向大家講解了“鋼琴協奏曲”的歷史淵源及其發展,并選取了部分音樂作品進行示范,通過演奏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使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如何不同的處理鋼琴與樂隊合作的藝術,感受鋼琴協奏曲的魅力。他還提到了,創作一部鋼琴協奏曲,應具備什么樣的思考和條件及能力,得到了在場專家和學者的一致好評!



接著,張詩欣博士主講了“鋼琴與聲樂合作藝術”,張老師同樣采用了演奏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鋼琴與聲樂合作的方方面面。之后,張老師邀請了我校的一位聲樂教師上臺,讓觀眾能更加直觀的看到鋼琴合作者與歌者如何進行相互探討和相互配合,并且如何能夠做到鋼琴合作者與歌者之間的平衡,同學和老師們收獲頗多。


下午14:00,我院沈秋鴻教授主講的“雙鋼琴演奏基本功訓練探索”,沈教授首先為我們講解了雙鋼琴的基本含義,以及練習曲的創作與應用,接著進行了現場教學展演,使大家更加的深層次了解到雙鋼琴的基本功是如何訓練的,希望在以后的練習中人們能加強對基本功練習的重視。


最后是賴如琳教授主講的“鋼琴重奏合作藝術”,鋼琴重奏,包括四手聯彈、雙鋼琴,及其他更多的雙手合奏,是鋼琴彈奏者在獨奏以外、同等重要的學習與表演管道。其中,賴教授強調對于肢體活動的配合、音色的琢磨、曲析樂念的一致性都需要演奏者投注一定的體會和訓練。在此次講座中,賴教授和有興趣發展此學問者一起更深入樂趣無窮的鋼琴重奏世界。


研討會在老師與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及歡呼聲中圓滿結束。本次研討會不僅加強了海峽兩岸音樂文化藝術交流,也對我校音樂學院的師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次研討會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與實踐能力,也為學生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實踐平臺。相信老師同學們也收獲到許多關于鋼琴合作藝術的一系列知識,對以后的鋼琴學習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